9月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党员教职员工参加了川藏公路博物馆穰明德后代捐赠仪式暨马克思主义学院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名家讲坛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川藏公路博物馆馆长王蓉霞代表川藏博物馆接受了穰李华女士的遗物捐赠。
捐赠仪式后,穰女士从讲故事开始,让大家了解了更加生动的、有血有肉的穰明德。1927年参加革命,走长征。22岁的穰明德,带着重伤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1950修川藏公路,穰明德担任政委,并没有相关知识的他,吃过亏,汲取教训,因此更加刻苦专研工程技术。川藏公路建好,从西藏回来,40多岁的穰明德牙齿就全部掉光,可想而知藏区条件多么艰苦。1951年建立西南军区交通专科学校,1952年出专著。穰明德从只读了两年半私塾的放牛娃,成长为咱们国家的公路专家,大学校长。他走的是一条长征路、走了一条学习的路,干了三件事,修了一条路,写了一本书,建了一个学校。他尊重科学,崇尚科学,他的人生体现了一辈子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随后,学院党委书记王东平进行了总结讲话。王书记在讲话中发自内心地感慨,当看到穰老师将穰明德政委穿过的旧皮衣展现着我们面前时,感受到穰明德政委奋战在前线一幕幕的场景、画面,内心万分激动和感动。川藏公路建设边进军边修路的艰辛,所有筑路部队官兵、工人、藏族同胞的艰辛努力是18军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真实历史。我们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两路”精神的批示,感悟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英雄气概,领略川藏公路沿线的优秀文化,一代代传承弘扬交通精神,在新时代肩负起英勇的责任担当,为未来修好路架好桥。
这次马院的名家讲坛也是一次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全体党员教师深受感动。穰明德的一生是浓缩的中国革命史,从放牛娃到筑路专家,到重庆交通大学的首任校长,人生之路清晰深刻,坚定朴实。只要想学习,任何时候都不晚。穰明德的故事和“两路”精神激励着我们思政课教师承载伟大的使命,不懈奋斗、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